INDEXREAD
Aug 28.2015
冬末經典 - 國王派
主顯節的法式經典

與國王派 (galette des rois) 相遇的經驗裡,連接著這些意象:口感酥軟的派皮、杏仁的清芬、小瓷偶與紙剪的金色王冠。上下兩層派皮合成一個堅果園,暖暖的、黃澄澄的內裡,酥香香的派皮花邊鑲在周圍,形成一個馥郁溫暖的世界。由於是酥皮類的派點,所以冬季吃來由為滿足,飽滿的杏仁香氣中塗滿了木質色調,適合需要暖色調的天氣。國王派是法國人於主顯節 (Epiphany) 必吃的傳統派點,於千層酥皮中填入杏仁奶油餡 (Almond cream) 並藏進小搪瓷玩偶 (fève,法文為豆子之意),以刀背畫出各種花紋後烘烤。

 

冬末經典 - 經典國王派

在法國,有一種與國王派十分相似的派點「Pithiviers」,除了沒有藏入小瓷偶之外填入的餡料也有甜鹹之分,甜的是杏仁奶油餡,鹹餡則可填入起司與肉類。

 

國王派會於主顯節的前後幾日享用,而幸運吃到搪瓷玩偶的人便是那日的幸運「國王」,象徵了來年的幸運。於派中藏進小瓷偶的傳統源於古羅馬過冬至 (winter solstice) 時於麵包中藏進豆子的習俗,而後基督教日盛,便將這項傳統改為紀念三王朝拜。16世紀時期的法國,糕點店與烘焙坊都想要爭取製作國王派的獨有權,於是演變出兩種不同類型的國王派:以圓狀布里歐修麵包 (brioche) 和糖漬水果製作的「gateau des rois」與用酥皮 (puff pastry) 烘製的「galette des rois」,但兩種國王派也都可以被稱為「galette des rois」。每個地區各自有偏好的版本,像是普羅旺斯就是喜愛「gateau des rois」的地區呢。由於法國會有長達一週的時間慶祝主顯節,所以吃到搪瓷玩偶的「國王」會有許多個,不過,法國的總統每年收到的國王派可有所不同,裡面沒有搪瓷玩偶,也不會附上紙王冠,因為在法國大革命之後,法國人可不會冒險再加冕任何一位「國王」呢。

 

 

由於過主顯節的傳統遍布基督教文化圈,所以不同國家與地區所吃的國王派與儀式也有各種變化,例如在美國紐奧良地區,國王派是摻入肉桂粉的丹麥麵包 (Danish-type dough) ,淋上糖霜與紫色 (代表公正)、綠色 (代表信念) 與黃色 (代表力量) 的三色砂糖,中間會放入一個塑膠製的耶穌寶寶,並在馬蒂‧格拉斯 (Mardi Gras) 嘉年華會期間享用。

 

國王派的各種變化標誌了每個國家飲食文化的異與同,更帶出了不同的社群故事,例如 2006 年的颶風卡特里娜來襲之後,紐澳良地區的糕點店反而湧進了大量訂購國王派的訂單,淋滿糖霜的甜味不一定有多美味,卻映射了人們對往日生活的依戀,一份國王派,在麵粉、肉桂與糖霜的通力合作之下,極其溫暖的展現了食物撫慰人心的力量。

 

開動好味:

國王派富有一切溫暖意象,酥軟的派皮與杏仁奶油餡的結合看似甜膩,口感卻意外的清爽,找個微涼、適合打開烤箱的天氣,動手擀製派皮,放入杏仁奶油餡,派上的花紋則隨心所喜,經典螺紋也好,花葉圖騰也不錯,自己動手做的好處之一是-餐桌上有一方屬於自己的手作風景。

Tags
Flash
6 5
Cover Story
4 3
HOT news
2 1
Tags
PLUS FEATURES
Aug 27.2015
對慕斯總是存有迷戀。冰淇淋般的質地,無論是看著還是聽著都有一份冰涼,吃進口中時彷彿感受到雪花消融的風情,沒有真的觸摸過雪也無妨,從慕斯的甜味中所想像的雪花更為動人不是嗎?製作慕斯並沒有想像中的困
點擊標記為喜愛
點擊收藏該文章
Aug 27.2015
當一顆蛋糕的名字裡鑲嵌了柔軟如絲的觸感,你便知道能品嘗最輕盈的口感,戚風是 chiffon 的音譯,即雪紡的意思,於 1927 年由美國的 Harry Baker 所發明,他以液體油取代了常溫蛋
點擊標記為喜愛
點擊收藏該文章
Sep 05.2015
關於舒芙蕾,《紐約時報》專欄「60分鐘美食家」 (60-Minute Gourmet) 裡這樣形容:「法國廚房中的奇蹟之一」。舒芙蕾之名源於法文「souffler」,意為「吹氣」,一份舒芙蕾的基
點擊標記為喜愛
點擊收藏該文章
CONNECTIONS
chez soi 手繹
doublebay
開啟選單
關閉選單
CONTENTS READ COOK COVER STORY SHOP ABOUT
置頂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