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顆蛋糕的名字裡鑲嵌了柔軟如絲的觸感,你便知道能品嘗最輕盈的口感,戚風是 chiffon 的音譯,即雪紡的意思,於 1927 年由美國的 Harry Baker 所發明,他以液體油取代了常溫蛋糕通常會使用的奶油,再加上大量使用打發蛋白,所以蛋糕體的口感不但濕潤而且還相當輕盈,也因為使用液體油,所以冷藏過後的蛋糕質地不會如使用奶油的常溫蛋糕般變硬,十分適合以需要冰藏的鮮奶油做裝飾!
伯爵香橙戚風蛋糕
能與各種素材完美搭配是戚風蛋糕的特點,將伯爵茶口味的戚風蛋糕搭配糖霜與開心果碎,是一幅有茶香的風景。
戚風蛋糕是以分蛋打法烘製的蛋糕,意即將蛋白與蛋黃分開打發,利用蛋白霜所含的足量空氣來使蛋糕體蓬鬆柔軟。要注意的小祕訣是,雖然溫熱的蛋白較容易打發,但也容易消泡,以冰藏過後的蛋白來打發的蛋白霜最為穩定,與蛋黃糊拌合時也較不容易消泡,烤焙出來的蛋糕自然不會有塌陷的風險唷。
草莓香草戚風蛋糕
由於冰藏後也不會影響口感,鮮奶油常常用來裝飾戚風蛋糕。
抹茶紅豆戚風
檸檬天使蛋糕
天使蛋糕因為顏色潔白而有「天使的食物」(Angel Food Cake) 之名,無論視覺與口感皆有一派輕盈的味道。
起司戚風杯子蛋糕
除了填餡,加入一點水果增添口感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唷。
因為口味不如奶油蛋糕般香氣十足,所以戚風蛋糕通常會與各種水果或巧克力等素材一起烤製,搭配各種奶油餡的作法也十分常見,例如北海道杯子蛋糕 (Hokkaido Chiffon Cupcakes),就是台灣很常見的填餡戚風,小小的方形紙模中是柔軟的蛋糕,灌入卡士達或鮮奶油,再放上一點水果,不管作為派對小點還是午茶蛋糕都十分合適!若單純以蛋白烘製,則為雪白的天使蛋糕 (Angel Food Cake) ,另一種惡魔蛋糕 (Devil's food cake),雖然與天使蛋糕有相對應的名字,不過它可是道道地地的巧克力海綿蛋糕,可別搞混囉!在日本,則有以熱牛奶沖入麵粉為烘製手法的黃金戚風蛋糕,利用燙麵手法使蛋糕的質地較為Q彈。戚風蛋糕的各種變化令人感到可喜,因為無論是蓬鬆還是Q彈,有餡還是無餡,想到同一份蛋糕配方由於製法或搭配的差別而有各種不同的甜蜜實在是令人感到滿足的事。
開動好味:
誰能想到,輕盈的空氣能帶給蛋白霜足夠的力量撐起一顆蓬鬆柔軟的蛋糕呢?切開一片戚風蛋糕,欣賞細緻的切面,柔和的甜味與輕盈的口感最能烘托午後閒適的心情。